野塘

作者:谭献 朝代:清朝诗人
野塘原文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侵晓乘凉偶独来,不因鱼跃见萍开。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卷荷忽被微风触,泻下清香露一杯。
野塘拼音解读
rì guī gōng wèi jiàn,shí wǎng suì zài yīn
wú duān gèng dù sāng gān shuǐ,què wàng bīng zhōu shì gù xiāng
xī wǒ wǎng yǐ,yáng liǔ yī yī
nǐ jiè hán tán chuí diào,yòu kǒng ōu niǎo xiāng cāi,bù kěn bàng qīng lún
qīn xiǎo chéng liáng ǒu dú lái,bù yīn yú yuè jiàn píng kāi。
yǔ lǐ jī míng yī liǎng jiā,zhú xī cūn lù bǎn qiáo xié
zhān bǐ luò chéng guō,wēi zǐ wèi āi shāng
chūn fēng táo lǐ huā kāi rì,qiū yǔ wú tóng yè luò shí
yù lēi diāo ān yóu yě chù,lóu gāo bú jiàn zhāng tái lù
zuì hòu mò sī jiā,jiè qǔ shī shī sù
gù rén xī shàng,guà chóu wú nài,yān shāo yuè shù
juǎn hé hū bèi wēi fēng chù,xiè xià qīng xiāng lù yī b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⑴“落日”:一作“明月”。⑵“秋风”:一作“西风”。⑶“今夜故人”:一作“幽人今夜”。
恒,恒久。阳刚处上而阴柔处下,雷风相交与,巽顺而动,阳刚与阴柔皆相互应,故为恒。恒,“亨通,无咎,利于守正”。(因为)长久恒守其道呵!天地之道,恒久而不止。“利一有所往”,终结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3、薄宦:官卑
桓康,北兰陵承县人。英勇果敢而骁悍。宋朝大明时期(457~464),曾经随齐高帝为军容,跟从武帝在赣县。泰始初年,武帝起义,被郡里所囚禁,兵众都逃散了。桓康找了个担子,一头装了穆皇
丙子年九月十九日我早就打算到西边旅游,拖延了两年,眼看年岁渐老,疾病也将缠身,必定难以再推迟了。想等黄石斋先生来会一面,但石翁音信杳无;想与仲昭兄握手话别,而他又不南来这里。昨晚赶

相关赏析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若是一个平常人,突然遭受了灾祸忧患的打击,一定可以再重整旗鼓,因为突来的灾害使他产生警戒心与激励心。但是,如果是一群人或是一个团体逐渐衰败,就很难指望会再重新振作起来,因为一些
崔隐甫,贝州武城人。是隋朝散骑侍郎崔..的曾孙。初任左玉钤卫兵曹参军,后来升任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僧人惠范倚仗太平公主胁逼人家子女,崔隐甫检举揭发其罪状,反遭排挤,贬为邛州司马。玄宗
愁苦之写,后来居上。这除了艺术的成熟及积累诸因素外,重要的是感受的深化,而感受的深化又表现着才士境遇困顿的现象的加剧。所以,沿流溯讨“士”的发自心底的哀叹,能清晰地了解封建社会日益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后裔。微子启,是帝乙的长子,纣的同父异母哥哥,以都城千里之内诸侯的身份,进入朝廷为国王的卿士。微,是诸侯国名,属于子爵。当初,武王征服了殷国,封纣的儿子武庚于朝

作者介绍

谭献 谭献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 104阕。

野塘原文,野塘翻译,野塘赏析,野塘阅读答案,出自谭献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华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thehuanan.com/6n2O/ZyeKOn1.html